. C& O6 m: k W2 { }
4 x$ \/ |8 u3 e, g* w# L/ V% L2 p3月8日,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。与往年不同,今年的报告新增了AI技术赋能的创新形式。扫描报告上的二维码,手机上会出现一条时长约5分钟的AI动画视频。原本一万多字的专业报告,通过数字人、动态数据展示、手绘动画等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。
* G+ ^: }2 N6 D" d2 d) U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,“扫码看检察”这种形式已延续了8年,成为两会期间的一大亮点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郭文生表示,5分钟视频将报告讲得清楚明了,希望未来可以增加更多互动性、个性化功能。
; @5 T ?( t, V' [ JAI技术赋能
- Q1 M7 a$ z, N6 l* l5分钟视频浓缩万字报告 , w0 u7 e6 E& L: b: i2 Z @
“大家好,我是AI数字人观察员……”记者注意到,今年的“扫码看检察”运用了AI技术。拿出手机扫描最高检工作报告上的二维码,就会跳出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”的视频,代表、委员就能了解报告详细内容。8 ~0 h- ^2 S9 a2 C

' _* |- D6 b9 U9 T+ ]0 q
: L# u' Y8 q* X今年的视频采用“AI数字人视频+动态数据成果展示+手绘动画”的形式,串联解读最高检工作报告。AI数字人观察员详细播报了2024年检察机关的工作成果: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409.96万件,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8980件;全年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5.3万人,提起公诉163.1万人。
& `; l8 G) u `/ j; b
3 ]4 y1 ?- k# u7 d
. {1 d* V- t* J除了呈现工作要点,视频还涵盖各类办案数据和经典案例,将原本一万多字的专业报告浓缩至5分钟视频,配以精炼的解说,对代表委员来说是很贴心的创新举措。4 C+ T2 w; u- r0 w6 S
据了解,本次数字人基于腾讯混元AIGC技术打造,结合语音合成、口型表情AI驱动、肢体动作AI驱动能力,让数字人呈现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。其中,语音驱动基于大模型能力,理解真人发音方式,深入剖析文本语义,提升数字人在语音韵律、情绪等方面的自然度。
5 ^0 V9 z6 D C: a而口型表情AI驱动技术综合处理音频、文本等多模态输入信息,生成对应的面部三维动画数据,匹配音频的咬字特征、节奏变化及情感波动,让数字人的口型、表情更自然灵动。
4 A3 E* q" ]# f. f9 ^( `! a此外,通过大模型解析肢体动作的语义表达与节奏特征,使数字人的肢体运动适配语音内容及交互场景,进一步提升数字人在动作流畅度、语音同步性及场景适应性上的表现。5 a' x4 _3 l: {6 S. d
5分钟动画涵盖35个办案场景 1 f2 y. `7 U5 }0 l1 l% [
展现检察工作成效
5 E# j- { }" d) k1 P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,“扫码看检察”形式已延续8年。多年实践中,最高检不断优化升级,从最初的简单二维码链接,到如今融合AI技术的纪实动画,形式愈发丰富、生动。如今,“扫码看报告”已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的一大亮点。
6 ]5 V2 ^7 {. }$ g: a最高检新闻办负责人介绍,此次5分钟纪实动画紧扣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主线,以大众民生视角将最高检工作报告进行视觉化转译,重点围绕检察工作新理念、新作为、新成效,精心设计35个检察司法办案工作动画场景。
S7 T* k; p/ [; s: P: U负责人还表示,“扫码看检察”是最高检在新时代背景下,积极探索检察工作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。不仅让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更直观地了解检察工作,还体现了检察机关主动适应数字时代需求、落实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理念的担当。这种形式已成为检察机关践行司法为民、传递公平正义的重要窗口。) e$ B. D$ Y4 Y) @) g1 k# @
制作方面,腾讯新闻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次报告解读产品制作过程中,采取纪实风动画,通过AI数字人观察员的视角带大家了解全国检察机关2024年工作成果,及检察工作给大众生活带来的变化。 a+ L+ E0 o$ Y$ ]
报告文字落实具象化到30余个检察系统执法办案现场,如:严惩严重犯罪、维护网络法治秩序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;通过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生活化场景,来生动有趣展示检察工作就在人民身边,最终沉淀成5分钟的短视频之中,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) b9 t( [5 v1 {1 G: n4 Z/ X
代表期待增加互动性功能
) J" a0 S8 N8 a8 R推动司法公开 / O8 o4 n0 J" [7 r W
两会期间,“扫码看检察”这一举措也获得了代表、委员们的高度评价。3 T, p% ~+ H {3 J
“这个二维码令人印象深刻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郭文生表示,扫描二维码,5分钟视频就能把最高检工作报告讲清楚,重点明晰、直观易懂。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,更是司法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。随时随地拿手机扫一下,就能了解报告内容,“这种传播方式非常接地气!”
" [2 {$ e9 Y1 i: ]- F他还表示,希望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,例如增加更多互动性功能,让代表、委员能够通过扫码直接反馈意见和建议;或者结合人工智能技术,为不同需求的代表、委员提供个性化的解读内容。8 J# J6 V' M. q# z4 b4 ^" B. ]% G$ o
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武汉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马丹表示,扫码看报告的形式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司法公开,让代表、委员以及社会公众能够更加全面、深入地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,增强对司法工作的信任和信心。同时,生动的视频和漫画形式让司法工作更加贴近民众生活,公众能够感受到司法工作的人性化和温度,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。( V& A' e" u8 T
(来源:极目新闻客户端 记者:姚赟) / V) ~% T" e" V! j, N
, S) |/ T8 u9 s. @4 m
来源:https://view.inews.qq.com/k/20250309A06UIG00
6 X4 J6 t& X3 c3 Y3 C& S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