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的每日心情 | 擦汗 2025-6-1 11:50 |
---|
签到天数: 51 天 [LV.5]常住居民I
管理员
  
- 积分
- 100002467
|
2024年,面对外部压力加大、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,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。爬坡过坎,关键是提振信心。前行路上,有风有雨是常态,无惧风雨,坚定信心,才能打开新天地。这信心离不开消费的增长。消费,一头连着宏观经济,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;一头连着千家万户,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最终体现。) B6 c, [8 `+ ^/ f+ ?+ M: g1 f
3 e9 }" x# a# F" e$ f' m$ E
" b+ [: @. _$ o: l1 q3 r
琳琅满目的家电,络绎不绝的顾客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这个家电卖场非常热闹。在“以旧换新”补贴的驱动下,商铺的人气不仅从年头旺到了年尾,销售额也是大幅增长。火热的场面不仅在浙江,不少地方同样迎来了家电销售的高峰。
. W2 g. M' b) Q6 @1 i6 E! n: s( l2024年,“以旧换新”到底有多火?一组数字来感受一下——
% j! }% ^: f, J9 k) h# Q, q5 l7 E
6 B) R5 w6 }' T e% k! K! P$ d. [
$ Z2 d- e. d8 G4 g 商务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2月19日24时,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270万辆,汽车置换更新超310万辆,超3330万名消费者购买相关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5210万台,家装厨卫“焕新”补贴产品超5300万件,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100万辆。2024年以来,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。( O( U& B. [% P
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青:促消费的亮点很多,以旧换新肯定是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,从国际经济形势上来看,比如地缘政治冲突、各种科技贸易的摩擦增加,各种国际形势对我们促消费形成挑战之后,回过头再来看,我们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对消费的巨大促进作用,我们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。
+ C8 u& M9 H2 J- ~+ u `$ j8 z. V 1 k5 o+ _% p' _# F. |( A
: x+ |3 w: d( p0 J. ]$ y消费的“热”,背后是政策的“进”。/ C2 k5 a5 _2 r C3 G/ I
当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趋缓,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,重重压力,诸多挑战,如何破局?) F! k! Z0 c: \; c: h& i( x
e) y5 d4 D1 N4 r
* v7 {0 x# s1 E! z" R5 Y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增强消费能力、改善消费条件、创新消费场景、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。
- [: n+ L; O( w: x9 u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,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——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。, W: n3 ~4 ]8 w
]# ]" m5 q3 u0 z2 i9 O0 N
' G$ F) c3 r' ^2 W, B) B9 h) M
2024年3月,国务院印发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,对“两新”工作作出全面部署;7月,《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》发布,明确要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……一系列促消费举措加快落地,国家支持、地方鼓励、企业让利,“真金白银”直达消费者,政策效应持续显现。
% k( E" Q& a# u! p% r: L6 v t # _+ A' d7 g/ O% H0 `$ @
5 a0 W0 o: `2 Q: }8 l& `) _% b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:一方面能够提升我们老百姓的消费品质;另一方面,又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我们这些生产绿色化、智能化、更加高端的,具有比较好的技术含量和产品品质的企业也因此获益。% P; T: E1 S- F% z
以旧换新不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,而是满足更高端、更智能、更环保、更个性化的需求趋势,这是2024年以旧换新的显著特点,也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,鼓舞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。7 }6 g* \( t5 u+ ]2 m6 u ?4 B2 n
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,汽车、家电、家装等产品销售火热,促进消费持续回暖、国内需求不断扩大、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增强。
" x4 b; h7 r3 o5 P2 [
4 E' m) J6 L/ X; m$ E! ^- i/ r% D6 a* Q" {% a1 P/ g
2024,国家在部署,城市也在积极行动。
4 y8 |/ @ U+ V( {! M+ Q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天津、重庆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了八分之一,消费品的进口额占全国比重超过了一半,购物离境退税的销售额约占全国的80%。2024年11月,这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城市首次联办精品消费月活动,作为培育和发展新型消费的“火车头”,如何抓住机遇,更进一步?# \+ [' x2 T# ?" x7 H" v

7 p6 O! x2 e% f: p) z+ l& T8 g$ g. O1 ~$ L' v9 Q- f
位于上海静安区的张园,拥有140多年历史,如今已经吸引了近百个国际品牌在这里开设首店。消费者可以在古典的建筑里体验新潮的消费。首店、首展、首秀,上海大力发展首发经济,2024年已有累计超过500个品牌在上海举办首发活动。
& }) H% s" g+ B* T& k5 t U首发经济助力消费提质升级,而不断丰富的文化消费场景,也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。& y. K+ |" P( \5 Y- V+ i
1 Y a2 P, {+ o# Y5 a
V g, N: K" e1 i5 E9 c
在北京,乘坐老北京观光铛铛车,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中轴线沿途15处文化遗产,沿途的这家博物馆变成了热门打卡地,馆内文创产品更是受到消费者青睐。在重庆,城市漫步、美食市集、非遗市集等多场活动如火如荼,在高空和洞穴中的特色消费空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。& g$ |- I# Z: W- l% r- y
沪上首店“尝鲜”、京城文化+、山城创意,还有津门老字号焕新、粤味美食新体验,各地举办多场特色活动,因地制宜打造新场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新型消费展现出蓬勃活力。% r5 j6 d4 {' d& l8 O

* _! {, p- K6 c( I8 I* ~$ ` N6 y) j4 l
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:首发经济、文旅经济,还有商圈经济这样的概念,甚至有很多地方创新提出了很多这种沉浸式、融合式的消费场景,使得大家能够多方位满足自己消费的需求,带动消费增长,各城市间消费的业态、消费的展示更加丰富和多元,我们现在更多是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。
9 C6 v/ H: @( Q9 I" Q( F. O* C
: G1 ]9 W" m1 u) l L3 p+ [7 v8 T4 z: }( W) b R" x G
除了以旧换新、消费城市点燃的“买买买”热情,2024年,还有“说走就走”的旅行带来的消费热潮。1 D. I4 P8 n) |) ?0 l
假日经济是观察我国经济的一个窗口。“人从众”是近年来形容“景区人潮”的网络语,用它来描绘2024年多个假期的人潮涌动再贴切不过了。
* e+ j5 M" G0 p* r% u$ f1 o, }1 l" y $ n' t, k: d. x# t
t" ]# H! `) }6 F% f9 F) G
2024年最火的旅游地,山西必须榜上有名。在火爆全网的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助力下,山西文旅活力满满,“跟着悟空去旅行”的热度居高不下。
0 |3 d; W n3 C8 f/ e3 N8 e# D$ E传统古迹被带火,成为游客喜欢的热门景区。假期火热的文旅市场,新业态、新模式也争相涌现。
2 [" ]- } s& d 7 J. l# j+ v" u8 o, e1 W
9 h# U4 |& L; B8 b: H/ W1 j
在洛阳九洲池景区,许多游客身着汉服,打卡《风起洛阳》,这是当地开发的VR新玩法,用“换装+密室”的方式带领游客沉浸式感受盛世大唐。
/ s2 o$ F, l G( F e( a3 C文旅融合、非遗“焕新”、冰雪经济……从北向南,红红火火、热气腾腾,2024年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成绩单,“增长”成为一大关键词。& t% Y6 G& q4 b& ]
) Z, p: L( Y; `
& L" ] G3 n$ T 2024年春节8天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.74亿人次,同比增长34.3%;“五一”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.95亿人次,同比增长7.6%;国庆节假日7天,全国国内出游7.65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.9%,较2019年同期增长10.2%。这些数据增长的背后,是消费的活力与信心的提振。
) T! ]) ] L% {. p 3 ?1 J6 I" s& L' F! j) E/ h
8 _) Q3 v) n) g$ f+ {* m% `3 \6 g
出行、文旅等服务消费活跃,带动餐饮、住宿、文创等多个行业向好向新。2024年前11个月,多项消费指数都跑出了向上的“加速度”,1月至11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.4%,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3.2个百分点。
0 e; a1 v3 [3 M从传统消费到新兴消费,从产品升级到服务升级,政策给力、市场发力,各方齐心协力,回看一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,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,消费需求不断升级,消费市场亮点纷呈,国内需求不断焕发新活力。$ B) w" z$ f5 B- ]
' Z9 h$ R) M" Y
) n* d) ~4 V7 b3 ?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内容进行了部署,提出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,提升消费能力、意愿和层级。
) ^0 u7 G$ y! ^3 Y% N0 t6 o以旧换新及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加快释放,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,也增强了投资的意愿和信心。投资,既是当前的需求,也是未来的供给。投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,而且在结构调整、产业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,就是对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持续大量的投资。
; ?$ d, ` l4 c F# h- z
: G, l; N4 M# ^! E, ^
2 H3 y m6 b, p4 [$ `" K8 b 2024年1月至11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465839亿元,同比增长3.3%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.8%。“两重”建设持续推进,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。1月至11月,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.2%,增速比全部投资高0.9个百分点。$ O( B: b+ \' c
7 M8 ?, K- {9 o- R1 Z) h7 A/ e j/ c
& a& a& `: \: C1 s+ c" l2024年,在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中,城市更新成为一大亮点。中央财政还创新方式方法,拟对首批15个城市给予城市更新定额补助。. s# |3 Y h' Z2 Z+ }
“城市更新”的核心要义就是:惠民生、补短板、谋发展。
( J/ R% ^. G3 f7 B( N8 X2 h# i从空中看,重庆民主村似乎并不是一个多么现代化的社区,但走进去,或许您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。老房子、腊肉摊儿、枝繁叶茂的黄葛树下,大爷们正热烈地讨论着棋局。与此同时,装修一新的咖啡厅、火锅店等各色店铺生意红火;充满设计感的街巷里,人们正忙着在这个新晋网红地打卡。经过老旧小区改造,在民主村社区,老重庆的市井生活味道和现代气息正奇妙融合。
/ R3 Y+ A7 c8 V6 v8 I进入12月,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的二期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,这个新建的农贸市场也很快将投入使用。% e5 F& U5 H; U& o

& _4 ]' C% n$ i) y9 \# u
h" I' q' N3 m4 ~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,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,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。2024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曾来到民主村社区,了解老旧小区改造情况,并叮嘱当地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好。
7 p& k$ j9 `/ D( Z这个社区建于20世纪50至90年代,曾经也是重庆的地标建筑,但随着城市发展变迁,居民楼老旧、道路狭窄、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渐渐浮出水面。
4 n: n7 j" m( T' O; n; z & C& q0 h! c. b2 N& p/ f" `* H6 j
8 L, l* A& u7 i' b& x3 n- ^# _+ x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?社区存在的短板是什么?经过城市体检,确定改造重点后,2022年,民主村社区启动了城市更新项目,总投资约36亿元。其中,既有来自中央和地方的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,也有银行贷款。/ R: U: S7 N: ^9 A
这笔钱要怎么花?社区改造怎么改?民主村的方式是不进行大拆大建,一方面保留这里的街巷肌理、文化记忆,同时,通过增扩路网、重设地下管线、加装电梯、新建社区食堂和卫生服务中心等方式,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。2024年进行的二期改造,则更注重社区经济活力的提升,并带动更多投资主体加入社区更新。' y1 i9 `% n5 j
2024年,像这样的老旧小区改造在全国各地都在同步进行着。2024年以来,我国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,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.4万个。9 e% E! p; Y) @' G; g" G% A& W
8 e- V$ D: U0 A. y) b4 a" @
3 |; T+ F: [- v0 c- Y
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、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,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6%。但快速推进过程中,城市房屋老旧、地下管网不完善、产业空心等问题和短板也日益凸显。也就是说,城市发展已经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的阶段。要解决“城市病”,补短板强弱项,城市更新势在必行。, _- _5 u$ H& _, [( v) D# m

# O. O! I6 t" T# K3 t6 e, O5 C! c" b& {$ M6 ?6 v
2024年,各地加快推进补短板工程,特别是被称为“里子工程”的地下管网改造建设进一步提速。
0 B9 l3 g, d* C; I城市更新项目往往资金需求量大,运转周期长。以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为例,未来5年,我国预计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、供排水、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近60万公里,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。
1 v- _2 Y/ l. V# Q2024年以来,城市更新成为政府投资的重点,已有25个城市设立了城市更新基金。中央财政创新方式方法,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。! y0 h" s0 _" \( u- Z- I

% w) A+ ~# S% h; [( J2 l
5 v: L8 k/ W- l. @" m- d城市更新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,不能只靠政府投入,需要建立完善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公众参与的可持续模式。
" z, U5 j& x2 Z/ `+ [& V城市更新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要惠民生、补短板,另一头还连着城市发展,更新的也是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和活力。) M( V: b% p* k! i: s$ [

j# J( k/ Z* S! I7 @7 C' `" m
, t/ ^4 _1 Y9 G! h! [% `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:城市更新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,城市更新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意义,那就是它同时也是一个新技术的重要试验场。也许未来我们可以看到,城市的基础设施,它的道路,它的建筑,它的各种服务设施会引入各种智能的技术和手段,让人们能够享受更加健康、舒适、绿色的生活环境。% F w3 ]% L. b+ W

( n0 A E. |2 p9 d" o
+ h& w6 o9 j, F, D6 a: y3 A当前,我国已实施超过6.6万个城市更新项目;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超过25万个,1亿多人从中受益;加装电梯12.5万部;改造提升水电气热等老化管线32.6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8圈多。建设口袋公园4万多个、城市绿道10万多公里。! T2 N- {4 G' K3 v1 D* t. c
家门口见缝插针建起来的“口袋公园”,高架桥下别出心裁打造出的公共活动空间,保留了文脉的历史文化街区,老工业遗存打造的消费新地标等等,一点一滳,见证着城市的变化,也增强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未来发展的信心。
5 D: h2 t5 z+ Y/ a! ?/ z9 e 9 o# \4 r" f, I- m. p
/ u1 A$ Q4 G! L. q
除了消费和投资,出口也为实现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。6 U' G6 [6 n: i9 J
2024年以来,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保持质量提升、数量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。2024年,随着新兴市场持续开拓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培育、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接续发力,我国外贸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。
; K3 a+ e& W( S* ]' ^; T$ ` 1 y& A3 {' k9 J* K7 o% w
& A& U% f: G3 B2 {" X$ ]: B+ y从生产到物流,从口岸到码头,临近岁末,外贸领域一片繁忙,各项数据纷纷出炉。2024年1月至11月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.79万亿元,同比增长4.9%,其中出口增长6.7%,进口增长2.4%,总体实现平稳增长。前三季度各季度进出口额均超10万亿元,为历史上首次。
$ t; l* H+ T* D) ?2024年以来,地缘政治冲突不断,全球贸易保护加剧,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外贸优异的表现,充分彰显出中国作为“世界工厂”的韧性与活力。
5 ?7 u; o/ |8 O0 x/ C
- }5 s& J) [! X
* r; Z. M% \3 T/ e/ x. k8 ~# e+ Q2024年,稳外贸“组合拳”加速出台。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、提升外贸海运保障能力等9条措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;有序放开电信、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,以高水平开放塑造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;围绕数字贸易创新发展,提出放宽数字领域市场准入、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等18条具体举措,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。
. N6 ^% s! ]; `' J1 n 2 X/ |1 k4 d* J+ D* b4 m$ ]- } b
5 ~) w6 L5 z5 `- ~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 屠新泉:从最高技术的科技产品,到最普通的消费品,我们几乎都能够生产,中国这种庞大的生产能力,为世界其实提供了非常好的选择,大幅度降低了这些商品的价格,也大幅度提高了各个国家消费者的福利。
/ y3 g& ^" q ^3 p% m6 f
& O. M/ p+ g) O9 S6 J
2 ^( U. ^2 K o9 V( l5 n纵观2024年中国外贸,不仅规模稳步攀升,拉动外贸增长的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涌现。2024年前三季度,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.88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5%,创历史新高。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已经超过12万家,海外仓超过2500个,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商合作机制。/ k% z; O9 T8 M8 c' Y8 \8 k' W1 ]
* E# T8 N5 p( w+ p
+ L, \) |5 ^% P
从跨境电商的海外仓,到各类货运交通网络,完善的基础设施,成为我国外贸稳定畅通的重要保障。2024年11月15日,第10万列中欧班列——X8083次,从重庆团结村开出,于当地时间12月3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。自2011年首列开行以来,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,货值突破4200亿美元,覆盖欧洲25个国家的227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。$ s6 c1 D8 c2 `3 c% R- Q/ ~1 ]
5 w# a( w; W: \& E7 e' r6 A5 x
0 U) a$ D% F8 o5 ~( i
物流网络越织越密,货物品类越来越丰富,便捷的物流方式和高质量的基础设施,助力“中国制造”通达全球。我们的贸易伙伴,也越来越多元,放眼全球,2024年以来,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50多个,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。
' k& W& a" L+ q 2 s5 ^5 c; R$ Z4 m4 c
1 `% r/ m; v6 C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,升级货物贸易,创新服务贸易,发展数字贸易,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,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,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。”
0 t7 |6 c# F1 W- q8 b+ u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稳外贸、稳外资,积极发展服务贸易、绿色贸易、数字贸易。中国制造所积累的坚实基础,以及一揽子政策举措接续发力,给2025年的中国外贸注入强劲的信心。: t8 k, p8 N7 B6 e1 ]5 k3 c
! A; |. C6 F7 ` e9 B8 A: S8 \
* t9 H8 U: U/ z6 q我国拥有着巨大的经济体量、市场容量和产业配套能力,这是我们应对任何风险挑战的底气和保障。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5,坚定信心,干字当头,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,中国经济航船必将破浪前行,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。
; J- M+ ?+ V# E# Z$ t/ Q, R
5 Y" S, { @, M% O! `. V来源:https://view.inews.qq.com/k/20250113A014QO00
9 F+ D8 j- w! ]7 [( X0 f7 z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 |
|